通化市:产业“加码”,乡村“添彩”

本文转自:吉林日报
小满过后 , 通化市沃野间生机涌动 , 民居掩映其中同美景镶嵌 , 渲染出一幅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生活富裕的秀美田园画卷 。
通化市:产业“加码”,乡村“添彩”
【通化市:产业“加码”,乡村“添彩”】产业之实 , 方可赋能乡村振兴 。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, 通化市立足特色资源 , 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, 以“造血”方式孕育特色产业项目 , 用农村“三产融合”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、提升附加值 , 不断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, 让农业更强、农村更美、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。
“秸秆变肉” , 让“牛”经济一路走红
“肉牛吃了秸秆可以使肉质更加优质 , 不仅能卖上好价钱 , 还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 。 ”在柳河县孤山子镇南围子村 , 党支部书记鲍洪发乐呵呵地介绍说 , 肉牛饲料是专门配制的“秸秆定制餐” , 可以说“秸秆变肉”工程让传统意义上的无用秸秆变成了肉牛的“美味佳肴” 。
通化市:产业“加码”,乡村“添彩”
“饲料化让秸秆有了新出路 , 牛粪还能做农家肥 , 养牛种地两不误 , 这产业真不错!”饲养员王金宝美滋滋地说着养牛的好处 。
5月25日 , 在辉南镇双龙村双龙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 , 粉碎打包后的秸秆整齐码放在仓库内 , 工作人员正在给圈舍内的牛添加这些经过加工处理的秸秆 。
双龙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严方民告诉采访人员 , 实行“秸秆变肉”工程后 , 不仅消耗了秸秆 , 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。
“我们现在有100多头牛 , 能消耗秸秆200来吨 。 要在以前谁能想到 , 秸秆还能变成牛肉 。 ”严方民笑呵呵地说道 。
秸秆变废为宝 , 产业增收致富 , 农民点赞叫好 。
今年 , 通化市开展肉牛养殖“百日攻坚”专项行动 , 新发展肉牛2.57万头 。 全市以种养结合、农牧循环、绿色发展为导向 , 以小规模、大群体和大力发展基础母牛、兼顾育肥牛饲养为扩张模式 , 把握农场化、牧场化、工厂化、肥厂化、规模化发展方向 , 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。
通化市:产业“加码”,乡村“添彩”
成功推行“小规模、大群体”发展模式的通化县 , 深入实施“秸秆变肉”工程 , 落实秸秆饲料化 , 同时结合地域情况 , 利用财政补贴、金融信贷、保险等支持政策 ,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。

    推荐阅读